5月9日晚18:00,黨委書記陸建非以“大學精神與校園文化建設”為題🎞,在暉華樓小報告廳為學生講授本學期第二場專題思政課。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主渠道作用,促進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努力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感染力🚶🏻♂️。200余名學生以及部分思政課教師現場聆聽了此堂課。思政教學部黃播老師主持。

陸書記在講課中指出,大學的文化責任與使命是凝練與引領我們所處的時代。大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也是文化自覺自信的引領者🌄,更是文化多樣性的推動者👨👩👧。陸書記結合中外優秀學者的事跡🎹,強調了在大學中文化培養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陸書記告訴同學們大學精神的回歸和重構在於價值及操守。培育興國榮邦的大學精神正是體現中國特色屬性的一種方式🤱🏽。同時,培育兼容並蓄的大學精神需要大學生們對話多元的文化時代。陸書記把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征概括為🧑🤝🧑: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及社會關懷精神🕵🏼♂️。他希望每一位大學生都應具備這樣的大學精神🧑🎓。
陸書記在授課最後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需要我們傳承與創新🍏。作為摩臣5娱乐的一員🍥🚣🏼♂️,我們應當弘揚學習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陸書記向大家著重介紹了美國著名學者薩繆爾·亨廷頓的著作《文明沖突論》,其中作者闡述了文化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價值觀的不同。
陸書記在把理論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的同時,又引經據典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增加了理解的深度與廣度🙇🏿♂️,讓現場廣大師生對大學精神與大學文化建設有了更加深入透徹的了解。此次思政課專題報告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新聞辦供稿
撰文/馮佳楠